什么樣的企業更需要管理咨詢
什么情況下尋求幫助
第一、公司高層之間存在層級矛盾,且矛盾較為突出時。尤其在股份制公司,多頭股東共同參與發表意見中,存在不同的意見,高層之間容易出現互相不信任,互相猜疑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最適合于管理咨詢公司,幫他們“處身世外”。
第二、從零起步走到初具規模、人氣的私企,他們最需要管理咨詢。很多的私企在管理上并不專業,他們易于采用特有的家族企業的管理,但走到一定程度,他們很難打破這個瓶頸。目前,我國大部分民營企業正處于穩定期,為避免走向衰退,就需要進行二次創業以獲得新生。在這個時候,借助管理咨詢企業,能幫他們尋找突破。
我國大部分民營企業都是靠傳統產業起家的,隨著經濟的發展競爭日益激烈,傳統的粗放型經營已經不再有生命力。民營企業發展,面臨著嚴重的困境,必須進行戰略轉型或產業升級。此外,很多私企是在某一技術領域、銷售領域積累了一定客戶的基礎上成立的,雖然小具規模,但他們在專業的管理上,需要專業人士進行指導,加強管理及提高企業經營力和控制力、培養核心競爭力是當務之急。在新形勢下,管理升級、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導入科學的管理理念將是下一階段民營企業的任務。
第三、公司業績急速下滑,瀕臨破產,或者企業內部管理久治無效時,必須借助外部的力量,來發現企業內部存在的真實問題。
做好咨詢前的準備工作
一個企業尋找咨詢顧問最大的風險在于機會風險,關乎企業進程的咨詢若是失敗了,帶給企業的危害要遠遠大于企業付出的咨詢費。因此,很多時候,尋找咨詢顧問公司的合作對于任何企業都是需要謹慎的。
第一,企業的需求和咨詢公司的專長是否對接。企業首先需要明確,自己想做哪方面的管理咨詢。選擇咨詢公司,也需要有行業之分。如果是技術、高科技一類的公司,就一定要選擇了解這個市場與行業的咨詢公司,如果問題僅出在管理上,就找專門做高層管理的咨詢公司,比如如何留住人才、人才匱乏,高層做事風格等方面。
當然,很多企業由于沒有咨詢顧問服務的經歷,且對于自己的需求不是很明確,這就需要咨詢公司和企業共同來挖掘需求。這個時候,企業就要透徹的思考,咨詢顧問挖掘的需求是不是你真正的需求。當企業明確自己需求后,才能尋找對口的咨詢公司。
第二,要通過自己的調查,確認自己選擇的咨詢公司是否適合公司,咨詢顧問的經驗如何,尤其是項目總監和成員的經驗如何。關注一些咨詢公司以往所做的案例、結果,以及案例分析。如果咨詢顧問具備良好的責任心,具備良好的職業操守,對于咨詢項目的成功是大有幫助的。如果你的咨詢項目總監完全沒有帶項目的經驗,那么咨詢項目的推進是危險的。這里的經驗不僅僅指咨詢顧問的專業經驗,也有組織管理才能,推進項目的能力等。
第三,讓管理咨詢公司出具相關報告,并調查審核對方出具的報告是否真實,對自己公司所做的管理咨詢是否量體裁衣、對癥下藥。
企業在找管理咨詢公司前,一定要書面提供給咨詢公司以下資料:目前的公司架構,規章制度,目前員工的福利,以前管理上的弊端企業如何去處理的,近期員工的離職以及入職流量,企業接近準確的財務狀況,下一步的發展規劃,企業與客戶溝通中存在重大的違約或者較突出的不愉快案例,員工內部調查表包括員工履歷,人員檔案等。如果公司出了大問題,管理咨詢公司基本上都會把這些方面關注到。
此外,企業尋求咨詢公司服務,一定要擺正心態,一個咨詢項目的成功與否,取決于咨詢顧問和企業的雙方合作。這種合作并不僅僅體現在咨詢顧問的方案企業能夠執行下去。企業參與咨詢方案設計和執行的全過程公司,咨詢顧問不過是執筆者。成功的咨詢方案都是企業和咨詢人共同的智慧完成的,而不是任何一方能獨立完成的。能夠和咨詢顧問學習和共同成長,決不盲目崇拜。只有這樣,企業才能真正很好的享受咨詢給企業帶來的價值。
企業成熟的心態和咨詢公司的理性負責的態度都是咨詢項目成功的關鍵因素。因此,在選擇咨詢公司前,企業應盡量避免幾種不正確的心態。
第一,對咨詢服務價值夸大或期望過高。對咨詢服務帶來的成果過于期待是許多企業都有的一種心態。認為企業取得優秀的業績就應該是咨詢服務理所應當的成果。更有眾多的企業甚至把企業命運押寶在一次咨詢項目身上,往往是希望咨詢顧問扭轉乾坤,徹底改變企業面貌。
第二,急功近利,唯數字結果論。認為業績說明一切,只看業績指標,其他的服務價值均不予肯定,且要求相當的短期。有些客戶認為咨詢服務幾個月就應該有效果,否則就耐不住性子去等待。復雜的企業現實和行業現實及諸多客觀原因都是難以預測的,不同的客戶和咨詢項目近期和遠期有著不一樣的結果,因此,一概的以短期業績論成敗也是不可取的。事實上,任何咨詢公司都難以和企業蓋棺定論。
第三,過于自我,聽不進逆耳忠言,自傲心態重。盡管很多企業尋找咨詢公司服務,但是仍舊有非常自我的心態。這樣的企業,尋找咨詢顧問只是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只是為了讓咨詢顧問去執行自己的想法。咨詢顧問最大的價值就是站在自己相對客觀的視角來看問題,幫助企業尋找問題。如果失去了自己的立場,僅僅幫助企業去執行對方的想法,這類的咨詢項目成功率也是難以保障的。
第四,沒有自己的主見,盲目聽從。由于對咨詢顧問的迷信,也有一種企業走向另一極端,那就是全都聽咨詢顧問的,自己的好建議都封閉起來,甚至有的企業把執行都交給咨詢顧問去解決。短期看,似乎解決了企業暫時的問題,但長期看,企業沒有培養自己的隊伍,鍛煉自己的團隊,沒有構建好自己的管理能力,也是不利的。
第五,過度依信大公司和大品牌,忽略了誰在具體參與項目。很多企業過度依信大的咨詢品牌或者業內知名公司:從某個方面看,不可否認知名咨詢顧問公司具備人才優勢、經驗優勢等。但是咨詢項目不同、需求不同、每個咨詢公司專長不同,過度依信大的咨詢顧問公司未必就是好事情。企業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尋找合適的咨詢公司,且不可病急亂投醫。